历史沿革
本专业前身为发酵工程专科,始建于1995年;2004年开始招收生物技术本科生并逐渐发展起来,起初开设制药方向,2008年增设应用微生物方向,为培养科技城地方经济建设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和持续改革。2020年成为绵阳师范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应用型品牌专业等。专业秉承学校办学理念和专业培养要求,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握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产品生产、流通与行业监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安全性与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与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与设备、食品工艺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食品检验与检疫学、酿造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与相关实验。同时加强课程建设,“微生物学”获批四川省应用示范课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和“食用菌栽培学”获批四川省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教师学术背景涉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食品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教学及科研设施齐全,具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食品分析、食品检验与检疫学等多个专业实验室。
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8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良师1人,师德标兵1人;高级职称1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55.56%;博士学位教师1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77.78%;45岁以下教师1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72.22%;外聘教师12人。获批四川省应用示范科学1门、一流课程3门、课程思政师范课程1门、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
实验实践实训平台
专业以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和酿造中心等为支撑,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800余万元。
人才培养
形成了“三创新、两应用、双元主体”教学实践模式
“三创新”:学生相对独立完成国家级、省级等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实验实施与结题工作;学生申请专利、参与创新创业及学科教学大赛;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研究。
“两应用”:学生进入校内实践实训中心见习;进入企业、事业单位等实地训练与实习。
“双元主体”:依托校企为培养平台,聘请企业高层、工程师和技术骨干进校园讲座和指导学生实践以及实习指导,共同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优秀人才。
学生项目及竞赛
学生课外活动专业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近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4项、三等奖8项;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竞赛获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8项;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获四川省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6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5项、省级12项、校级36项等。
未来航道
毕业生活跃在食品药品检测、生物制药研发、健康产业管理等岗位,近三年考研录取率稳居35%以上,30%入职上市企业。选择我们,既是选择省级品牌专业的品质保障,更是拥抱生物经济万亿赛道的未来通行证!